關於林淵

林淵

1912年,生於南投縣魚池鄉共和村。當地人稱做「加道坑」,位於埔裡鎮與魚池鄉交界。加道坑又分為「內加道」與「外加道」,林淵居住在內加道坑,是偏僻的小山村。

父親為佃農,五歲喪母;林淵小時候家境窘困,從小就要為三餐打拼,讀過兩個月的日本小學之後,就輟學在家幫忙農務,從十一歲起就開始學習農家漢耕地、插秧等必備的本領,也學會修理或製作生活上或農事需要的器具,如簸箕、鋤頭柄、桌椅、竹籃、竹筐等;這些器具的製作固然在於實用的目的,然而與生出俱來的技藝天賦,卻在創作過程中得到滿足與樂趣,這種滿足感也埋下後來雕鑿石頭的動機。

生平簡述

林淵,渾身充滿「莊稼漢」樸實的特質,在三十歲那一年購置一些田地,脫離貧窮佃農的生活。1935年,娶林秋梅為妻,婚後育有五男三女。1957年與他白手起家的妻子亡故。

1970年後,兒女長大紛紛成家,應兒女的請求卸下農事和家務,開始過著含貽弄孫的退休生活。為了打發時間,利用廢舊物件嘗試製作一些實用性的新組合,並經常設計一些童玩給孫兒們把玩,並對孫兒敘說創作內含的民間掌故與故事。

有一天,鄰人從水裡運來一堆溪石準備砌造田埂,林淵一時興起,向人要來兩個石頭刻鑿,圓渾無形的溪石,雕鑿成一隻狗和一隻山豬,也因而刻出興致來,托鄰人從附近的溪谷中搬運石頭,堆放在庭院草地上,閒來無事,就隨興敲打石頭自娛;他以遊戲的心態,隨意雕琢,一個個的石頭,被刻成羊、豬、猴、人…,扮演童話故事中不同的角色;不過鄰人卻笑他是在「呷飽換餓」。

1979年,無意間被「埔里鄉情季刊社」社務委員詹元和先生發現林淵蹲踞在路旁敲鑿石頭,而且作品數量眾多。隔年春節,詹元和先生同「鄉情季刊」社友陳哲先生及一些好友登門拜訪林淵。曾擔任過縣議員的黃炳松先生,同時也是該社主任委員,亦於4月9日,偕同幾位友人駕車直驅加道坑;黃炳松首次見到林淵的作品,頗為喜愛,一口氣買下林淵五十三件石刻及八件木刻作品,擺放在內弟在埔里「獅子頭瀑布」附近的別墅公開展覽。

同年七月,鄉情雜誌社首度公開舉辦「林淵石雕特展」,並出版一張彩色折頁,大篇幅介紹林淵的石雕藝術。後來,黃炳松帶著林淵的作品資料北上,分別拜訪雕刻家楊英風及朱銘,更將資料寄到巴黎,給關心素人藝術的當代藝術家杜布菲(Jean Dubuffet 1901年-1985年)。對林淵的執著,黃炳松給予高度的肯定,使其決意資助林淵全力於石雕的藝術。

原先是無心的創作,沒想到卻有人開始買他的作品,純樸的他驚喜感嘆道:「你看我憨人刻石頭,現在也有憨人來買石頭」。個性務實的林淵受到鼓勵,也更加勤於創作。在老年幾乎變成一個藝術的「生產者」兼「批發商」。

1981年7月,南下拜訪紅透半邊天的台南縣南鯤身素人畫家洪通,沒想到竟吃了洪通的閉門羹,受到洪通冷漠的刺激,愈是發奮圖強,於是開始多種質材的繪畫創作。他使用的材質非常廣泛,如紙、布、玻璃、石版、鍋蓋等;顏料則以油漆為主,也開始在麻布上刺繡與立體拼裝創作。林淵在鄉人支持與宣傳下,創作速度快,產量驚人,加上報章雜誌媒體的推介與報導,富有傳奇色彩的石雕老人林淵,知名度大增,工作室也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參觀者。

1982年開始設計建造林淵工作室;同年11月,於台北春之藝廊、台中名門畫廊石雕個展。適時《雄獅美術》亦刊載「林淵特輯」,自此之後素人拿畫筆、拿雕刀的實例常被報導。樸素藝術家漸漸得到社會的共識與認同。

1983年5月,於南投文化中心開辦個展。1987年11月,黃炳松先生出資開闢一座廣達三公頃餘、兼具典藏與遊憩功能的素人石雕公園「牛耳石雕公園」揭幕,園中的「林淵美術館」,將林淵的繪畫、刺繡、複合媒材等作品展陳出來,也為台灣樸素藝術私人收藏館開下先例。園區的石雕作品琳瑯滿目,走進石雕公園,就好像闖進了另一個童話世界。

1988年年底因病住院;因雕刻石材頗耗體力,出院後石雕創作銳減,改為大量的繪畫。1990年5月,參與台灣省立美術館「台灣美術三百年」聯展。同年9月,舉辦台北石緣畫廊個展。1991年4月,參與台北誠品藝文空間「樸素藝術節」聯展。同年9月,因胰臟癌病逝,享年79歲。

參考來源:教育大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