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守城份圳

   水,是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之一。

   台灣早期的農田灌溉,相傳在荷蘭治台期間,即建有「紅毛埤」與「參若陂」。鄭成功時期,屯墾台南嘉義一帶就開圳置埤以增加糧食的生產。滿清領台初期,水利建設隨著土地的拓墾,從嘉南平原分向南北兩側推廣;當時埤圳由住民獨立或共同合股施設,農民以實物(稻穀)作為水租的繳納。埔里盆地隨著先民墾殖的步伐,在清道光6年(1826年),興建埔里社圳,共分12圳(來源,陳政祥,台灣地誌)。南烘圳、珠子山圳、生番空溪底圳、蜈蚣窟圳、茄苳腳圳、牛相觸圳、守城份圳等的開鑿,奠定了埔里地區的灌溉及農業基礎。

   日本治台期間,實施「農業台灣」的經濟政策,積極發展農田水利,以增加米與糖的生產。1901年台灣總督府頒布「公共埤圳規則」,將有關公共利害的埤圳,指定為公共埤圳,由官方監督管理,1908年再頒「官設埤圳規則」。為加強對官設埤圳的管制,台灣總督府於1910年頒布「官設埤圳水利組合規則」,1921年頒布「水利組合令」,1923年埔里社圳改稱為埔里圳水利組合;1938年埔里圳、福龜圳、北港溪圳等3個水利組合合併改組成立「能高水利組合」。戰後,先後改稱為「能高水利協會」、「能高水利委員會」,1956年與魚池鄉新高水利委員會合併改組成立「台灣省能高農田水利會」,主要灌溉水源取自烏溪水系上游北港溪、南港溪、眉溪等支流。1975年,與台灣省南投農田水利會合併,成立為「台灣省南投農田水利會」。

   根據張文亮教授〈由水資源看台灣鄉土中的水土問題〉的論文中所提的數據,台灣的圳道「到民國年間…34百年來竟然開鑿了渠道60,553條,引水渠道長度有41,397公里,如果把這些渠道接起來,可以繞地球赤道一圈(40,074公里)還有餘,留下了約有129億噸的水量,供給了60萬公頃的土地」。

   而埔里盆地也因為水圳的貫穿,不僅促使水稻、茭白筍、花卉、蔬菜等農業的發展,更與住民的生活脈絡、歷史文化經驗息息相扣。當中守城份圳灌溉範圍涵蓋內埔、守城份、牛尾、牛眠、福興及四角城,灌溉面積約482公頃,並在內埔、守城份交界處匯入能高大圳。守城份圳主幹線、各分圳貫穿內埔一百多公頃土地。戰後,內埔所生產的優質稻米,廣受日人喜愛,現今農作以花卉、茭白筍為大宗,位居水頭的內埔其所生產的茭白筍白淨甘甜,廣受市場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