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響起豎笛聲-埔里鎮麒麟國小

   位於埔里鎮東南方水頭山下的麒麟國小,是仁愛鄉中正村及法治村進出埔里鎮的門戶,學區家長多從事農牧業,民風純樸。2020年49名學生中,原住民的孩子佔4成。

   這裡有寬闊的校園,充滿綠蔭的大樹,還有偏鄉難得一聞的豎笛聲。

   麒麟國小陳順興校長,出身於雲林的偏僻鄉下,上大學前沒接觸過多少藝文活動,遑論音樂廳、演唱會,甚至連課外讀物都付之闕如,對於偏鄉文化弱勢的情況感受深刻,因此從事教職後,特別注重學生在藝文方面的接觸與學習。

   大學時代修過音樂教育,也拉過大提琴的陳順興,深知音樂的力量;他在麒麟國小之前,擔任仁愛鄉紅葉國小校長時,「音樂共和國」就曾前往巡演,讓泰雅部落裡的家長與孩子,共享古典樂的魅力。

   2015年就任麒麟國小校長,次年加入「蛹之聲」,並選擇豎笛作為發展特色。「這個資源太不容易了!鄉下地方你到哪裡去學豎笛?到哪裡去接觸交響樂?當然不能錯過!」陳順興校長說。

  他看到的不只是音樂本身,而是後續在文化、藝術、美感等精神層面的發酵,「如果我們沒有特意去安排,有些孩子一輩子不會主動、或者沒有機會去接觸這些文化資源,日後多少會影響他生活的豐富性、視野的開闊度,甚至是社會的競爭力。」

   曾有孩子問:「我以後就回山上種菜了,為什麼要學音樂?」
   陳校長淺顯易懂地回應:「你學音樂後有了美感,對賣菜行銷就有幫助啦!」總之,要先有機會接觸,奠定藝文感知的基礎,才可能有後來的發酵。

   豎笛的音域廣闊,有大幅度的旋律變化,低音深沉,中音渾厚,高音明亮,在樂隊中不可或缺,但同時也不易駕馭,對體能、肺活量有一定要求。

陳順興校長(右1)和廖嘉展團長(右2)和麒麟國小參加蛹之聲冬令音樂營的學童合影。

  「用肚子吸氣,手指按到底!」、「要跟上拍子,下一段全部一起吹。」每週三、五下午,「蝴蝶樂團」的陳姿吟、張冠評老師會來指導麒麟國小豎笛團,團員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有十四位。另外學校聘任的音樂老師,每週四中午也會加排一堂課。麒麟國小的孩子活潑又勇於表現,是上課會一直舉手發言、講錯也要搶著答的類型。
   「樂器就是要每天摸才能練得好!一週練三次我還覺得少了呢。」有音樂底子的校長非常清楚,也不時督促。他的想法是,不一定整團都出類拔萃,但每個孩子一定都要會,這樣才有意義。學校只要有活動,豎笛演出總是吸睛的焦點。

   個性積極的陳順興,也善用政府藝術下鄉的資源,曾引進舞台劇團、攝影專業、知名樂團等進入校園;也曾自己和老師開車載著學生遠赴台中,只為讓孩子聽一場音樂會。然而政府資源講究公平分配,每年每校一次申請額度,無法重覆給固定學校,只能達到文化的刺激,難以兼顧延續性。

   在校長心中「蛹之聲」卻不一樣,「它提供穩定且持續的師資,有固定的團練,還有寒暑假的音樂營跟發表會,有系統在做扎根工作,這是非常不容易的。」陳校長肯定地說。尤其跨校的團練跟音樂營,成果格外令人驚喜。

在陳姿吟老師(左圖左1)、陳順興校長、家長會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共同協力下,透過音樂陶冶學童性情,也開啟生命的新可能。

   此外,他也深知「新故鄉」推動「蛹之聲」大不易,所投入的人力、物力、經營管理等非外人所想像,也非一般組織能輕易擔起。因此,麒麟國小總是盡力配合,包括積極向教育部申請經費以分擔師資;自行安排老師及家長負責團練的交通接送;樂器的部分,則由校長帶著里長、家長會長一起拜訪地方民代,爭取配合款來購買,花了2、3年把豎笛的經費都補齊。「我們做得到的,都會自己處理,盡量不增加『新故鄉』的壓力。」陳校長說明立場。

   4年下來,陳校長謙稱不能保證孩子學得多好,但至少大家認識了很多世界名曲、懂得欣賞藝文、自信心也增強。「一個喜歡音樂藝術、愛好運動的孩子,我想就不會去學抽菸吃檳榔,也沒什麼時間去網路成癮了。」

   透過美好的體驗,讓孩子心中能有所嚮往、有所追求,進而改變人生。這應該是「蛹之聲」最主要的目的,而音樂則扮演「橋梁」的角色。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