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資源調查與保育

近3、40年來,隨著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劇變,台灣的蝴蝶棲息地、種類及數量均受到很大的影響。

為了找回台灣蝴蝶王國的地位,配合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生物資源永續利用及生態旅遊之思潮,並對大埔里地區的生態、生產與生活有更多的幫助,新故鄉基金會在文化部、大埔里地區觀光發展協會與紙教堂的經費補助下,自2011年4月起,率先進行鯉魚潭、凌霄殿、觀音瀑布、彩蝶瀑布、南山溪、中坑瀑布、本部溪、水上瀑布、種瓜坑溪、能高瀑布10條賞蝶步道蝴蝶資源定期及定點調查。

2012年4月,以2011年的調查路線為基礎,並重新整合蝶調路線及人員,希望各賞蝶步道至少維持2年的完整紀錄,相互比對藉此評估穩定趨勢,並探討背後環境的差異因子,預計未來在大埔里地區可以有20~30條的調查研究,以提供更多、更詳細的蝴蝶資訊。

依據2011及2012兩年的調查資料顯示,大埔里地區賞蝶步道的蝴蝶種類為214種,佔台灣蝶種數51%,高達半數之多,顯見大埔里地區的蝴蝶資源豐碩,在台灣占有重要的角色。

大埔里地區觀光發展協會贊助初期調查經費20萬元,圖為現任理事長茆晉日牂。

調查人員:

由前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前副主任彭國棟擔任蝴蝶生態調查主持人,特生中心副研究員邱美蘭負責綜合聯繫,蝴蝶及蛾類專家左漢榮擔任資料統計,並結合喻榮華、林芷璿、陳寶樹、劉中慧、劉淑芬等蝴蝶專業人士及2012年18位通過進階考核的蝴蝶解說員,共同組成大埔里地區蝴蝶資源調查小組。

調查方法:

以沿線調查法,沿現有林道、步道等,設置800〜2,500公尺之調查路線,以路線左右各5公尺及頭上5公尺的假想隧道空間為範圍,由調查者以每小時約1公里之速度步行調查,沿線所能看到之蝶種均予記錄。所記錄之物種或無法判識之物種,均以相機拍攝一份作為引證照片,存放資料檔案內。選擇天氣晴朗日於09:00〜15:00時間內,每月每條路線調查1次。

紀錄項目:

調查地點座標、溫度、蝴蝶種類、數量、棲地環境。蝴蝶之名稱統一以台灣蝴蝶保育學會於2012年10月10日修訂的「台灣產蝴蝶名錄」之項次及常用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