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願景的提昇與深化 ——桃米生態村的沉潛、反省與再出發

DSCN0007

撰文 / 何貞青

清晨六點多,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的社區菜圃就陸續湧來早起的阿婆、大嬸們,澆水、抓菜蟲、灑有機肥,鄉下人勤奮的天性跟種田的本領,將一畦畦菜圃照顧得綠意盎然、蜂飛蝶舞。再過去一點,是九十三年底完工的田份仔生態池,美麗的台灣萍蓬草裹著晨露浮在水面,池底遍佈成群的蝌蚪還沒清醒。這個水池除了提供物種繁衍、讓人們駐足休憩外,還具有處理農業廢水的淨化作用。不同於物種保育的生態面向,近期的桃米,在人與土地、環境的互動中,又多了新風貌。

不同於硬體工程的重建

一提到桃米生態村,許多人總會浮現青蛙鳴唱山水、蜻蜓溪澗飛舞的意象;除了豐富的生態資源外,這裡還有專業的導覽解說員、具特色的民宿、餐飲產業、以生態工法打造的環境景觀……不只提供了一個完備的生態旅遊架構,也驗證台灣農村轉型的可能性。

而這一場蛻變,亦是由921地震後開始。五年多來,這座小山村,在政府、學界、社會、在地專業團隊與社區居民跨領域的合作下,實踐打造「桃米生態村」的理想;在生態綠化的推行、生態工法的施作、河川及濕地保護、生態資源調查監測及教育、生態旅遊及民宿經營之推廣等面向,紮下深厚的基礎,成為各地社區前來交流觀摩的對象。

桃米位於埔里鎮西南方,是中潭公路旁的美麗山村。
921地震後,桃米從一個老舊沒落的農村,轉型為生態旅遊的重鎮。

然而,身為生態村新生的桃米,如何落實生態面、社會面及精神面的均衡發展,如何提升視野及實踐力,都是下一階段急需面對的議題。

「桃米生態村如何深化?如何不斷自我成長與突破?如何克服自我衝突與跨越?如何重新省視自己與再出發?……都是桃米邁向第二階段發展必須思考的問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指出。

有鑑於此,九十三年度桃米獲選內政部營建署生態社區示範計劃,社區與規劃團隊遂擬定以推動友善環境行動為主軸,結合觀念提昇與實作,期望創發一個本土型態的生態社區經驗。

實驗性的社區農場

九十三年九月開始,位於桃米中心區田份仔、廢耕多年的農地,又開始整理了;經過放水、翻土、曝曬後,犁出一畦畦菜圃。

「大家來做健康的有機菜圃哦!」

在社區菜圃阿嬤們身體力行友善種植,要把健康的土地交給下一代。

早在之前,負責推動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就開始號召有興趣的村民來認養,尤其社區長輩及婦女有優先權,只要自備種子,蔬菜所得自己全權處理,唯一的條件是要採有機耕種,不得噴灑農藥。

這也是一個實驗性的社區農場。

期望改變長久以來的耕作型態,藉由有機堆肥、有機種植的推廣,提供安全食物,以減輕大地的負荷。

從七月開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即在社區進行「桃米生態村推動廚餘、有機農業及社區整體發展」問卷調查,在抽樣的82戶中,有60戶願提供廚餘作為有機堆肥,比例達百分之七十三。有機菜圃在規劃完成之後,亦由20位社區居民認養。

負責管理的新故鄉,擬定有機菜圃管理公約,鼓勵大家以廚餘製作有機肥,或將廚餘交給新故鄉統一處理,深刻期許在勞動中,力行對土地的珍愛之情。

與菜蟲共舞

這個有機菜圃班,以老阿嬤及中壯年婦女為主,有的人當作勞動筋骨、種趣味的,有的則是認真要試驗生產。

「哇,你的花耶菜長的不錯哩!」、「我的油菜花快收了,想吃的就來摘哦!」……



社區菜圃的阿公和阿嬤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太陽能地燈鑲嵌美化,這些燈具主要提供農園小徑照明之用。

大清早或者傍晚時分,是社區菜圃最熱鬧的兩個時段,翠綠菜苗間,有老阿公陪阿嬤來澆水,孝順的兒女陪老母親來巡視,還有全家大小出動來拔草的,大家互相招呼、交換意見,宛如一個戶外交誼場所。

七十六歲的黃腰阿嬤,從年輕種作到現在,小小幾畦菜園難不倒她,倒是規定不能用農藥、化學肥料讓她一開始很不習慣,因為「菜蟲生滿園,抓都抓不完!」

巫桂鶯阿嬤也說:「我的高麗菜種到快變掃把了,都被吃的差不多啦!」不只菜蟲,劉娟美大嫂特地種的幾棵草莓,還沒熟透也被鳥兒吃光光……

雖然菜蟲抓不勝抓,長出來的蔬果也不像外面賣場的好看,但大家也發現,這塊菜園種出.  來的東西確實好吃。

「阮侄子摘回去煮,一直稱讚說足甜、足嫩,我說這是當然的啦,我用的是有機肥哩!」黃腰阿嬤經過兩三個月,也漸漸體會有機種植的不同處,春節期間四個女兒回娘家還通通帶去摘,收成得不亦樂乎。

「雖然蟲咬得厲害,可是沒用農藥真的吃得較安心啦!」劉娟美也說。從不習慣到慢慢接受,雖然第一階段的收成被菜蟲、鳥類分去了一半,但大家也認同這是個值得試驗的方向。

還有,這塊園地也拉近彼此距離,「以前都是自己種,現在大家作伙卡趣味,要抓蟲嘛卡有伴!」巫桂鶯阿嬤說,大家常見面聊天,種的菜也吃來吃去,無形中增加不少互動,這是另一項收穫。

「立春過了,可以開始種芋頭了。」、「地瓜葉、豆類也不錯,較不會長蟲。」農曆春節一過,大家在菜圃碰面又開始討論了。

接著,等小型廚餘製造廠設立好,有機蔬菜生產基地更加完備,大家就可以從廚餘收集、有機堆肥、液態肥的製作,到有機蔬菜的生產作業一線到底,為日後的量產推廣做準備。還有人已經開始討論要順便養有機雞、有機豬了!

原本是廢棄的養魚池。
施工中的田份仔生態池。
甫施工完成的田份仔生態池。

一個水池的成形,一個工班的成熟

為積極處理社區排放的廢水問題,維護河川、溼地的自然生態環境,桃米在生態社區示範計劃的另一個執行重點,是廢水淨化的處理,打造出兩個人工濕地,包括:以處理農業廢水為主的田份仔生態池,及桃米橋旁的家庭污水處理池。田份仔生態池原是水泥化的蓄水養殖池,經過生態工法的改造後,兼具淨水池及遊憩、保育的功能,它的成形,也是一場社區居民觀念變革的過程。

負責施作的桃米第二工班,班長黃坤良曾參與過茅埔坑溪生態公園、中路坑溼地、草湳溼地等工程,此次首挑大樑,與邱茂松、劉文慶、沈登科三位夥伴,完成整個設計與施作。

「其實也是給我們機會學習啦!」黃坤良謙虛的說。除他之外,這個班底其他成員都是第一次作生態工法,以往在做一般水泥工程時,習慣整齊的牆面、沒有縫隙的砌石,現在換成生態工法,「大家有時候會轉不過來。」黃坤良半開玩笑說。

所以從一開始砌石太密、彎曲度不足、隱密性不夠、潮間帶不足……在新故鄉基金會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彭國棟副主任的訂正下,一次次修改、討論、重做,直到兼顧景觀與生態,一個多月的施工期是考驗也是一場教育學習。

「至少,除了工法的改進外,我們也多了很多保育知識,體會大自然中共生共存的道理,要給其他動植物生存的空間。」黃坤良說。

2005年時的田份仔生態池。
2018年時的田份仔生態池。

一個生態淨水池的成形,培力了一個社區工班的成熟度,效益是無形而難以量化的。也因技術的成熟,九十四年一月初,他們還南下屏東新興社區,示範施作一段生態砌石工法,將經驗輸出,協助其他社區的成長。

社區認同隨著參與而加深

而從另一個工班夥伴邱茂松身上,觀念轉變的歷程亦清晰可見。

邱茂松的弟弟邱富添,是桃米綠屋民宿的主人及青蛙解說員,早期看著邱富添在上課、作生態池,還未思索到人與環境關係的他,曾不解地唸弟弟:「做那些有什麼路用,浪費土地和時間啦!」

但加入社區工班後,從生態池的施作中,似乎慢慢了解這幾年弟弟在做什麼,社區在朝什麼方向走,也開始思考工程對環境的影響。

十份仔家庭污水處理池施作狀況,後為邱家兄弟興建中的學生宿舍。
2007年時的十份仔家庭污水處理池。

像這次親手打造田份仔生態池後,他有所感地表示,「生態工法和水泥工程真的不一樣,動物和草都可以在石縫生長,人也可以靠近玩水……社區如果多做一點也不錯。」

邱富添也提及,這次家庭污水處理池所設置的土地,是他們兄弟共有的,若在以前可能大費唇舌還不一定獲得許可,沒想到現在邱茂松只簡單一句:「好,就讓社區試試看!」

位於桃米橋旁的家庭污水處理池,面積約250平方公尺,以處理旁邊的學生宿舍廢水為主。

「生態村的架構不只是物種,還有人、環境、能源等面向」邱富添提及當初願意提供土地做家污處理池的想法:「我希望這個池子是社區示範的起點,可以推廣污染源頭減量,將環境保護與生態結合在一起。」

家污處理池為一人工溼地,主要是利用植物、微生物來吸附及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質,達到水質淨化的目的;在社區算是一個新嘗試。

「以後社區的導覽遊程也可以把這裡納入,讓污染減量的概念及實際操作方式成為解說的素材。」邱富添期望能進一步對遊客發揮教育功能。

生態桃米,藝術景觀

桃米社區近年來陸續完成生態河段、生態池、竹橋、竹造涼亭、巨型竹編的青蛙蜻蜓等遊憩設施及親水空間,作為居民休閒遊憩的場所,也是生態教育、生態工法的重要展示點。

奠基於這樣的基礎,九十三年更進一步在社區導入草根藝術創作活動,期望創造出結合生態精神的地景藝術,型塑桃米獨有的空間樣貌。其中,「桃米石雕藝術營」從九十三年九月至十一月開辦,引發一陣在地樸素藝術創作的風潮。

每逢週日下午,桃米福同橋下就聚集一批人拿著鐵鎚、鑿子在石頭上敲敲打打,已故的知名素人藝術家林淵的兒子林貴,則在現場指導。由於桃米的生態意象非常鮮明,大家創作的主題常以青蛙、魚類、植物等圖騰為主,這些作品最後多展放在生態池等公共空間供大家欣賞,提昇社區美學。

還有田份仔生態池上方一大片的水泥牆面,則依據埔里知名藝術家梁坤明老師的繪圖,進行一幅大型的桃米風貌拼貼壁畫創作。梁坤明老師融合在地文史與生態特色,從桃米的望族黃家的舊牌樓,先民挑米的歷史身影,到震後成為社區轉型象徵的青蛙、蜻蜓及植物等,串聯出桃米的過往與未來。

DSCN8507
藝術家梁坤明設計、簡茂安所鑲嵌的壁畫,串連桃米的過往與未來。

由於拼貼藝術創作在桃米是首次運用,特別邀請在草屯草溪路空間營造中的重要推手簡茂安來施作,具有紮實經驗的他,作品已獲文建會等公部門的肯定,此次在桃米也示範一種拼貼的新技法,近兩個月的施作過程,他的工地常是遊客及居民瀏覽觀賞的景點。

這幅大型的拼貼圖騰,完整呈現生態村的內涵與面貌,為桃米的天空妝點出迷人的藝術氣息,日後也是桃米生態遊程中的重要地景。

新能源的運用與嘗試

其他諸如能源運用的議題,在桃米尚屬起步階段,經過審慎評估後,選定太陽能發電作為現階段再生能源的示範系統。

執行上,在遊客密集的親水公園旁,建構一座結合太陽能發電的綠建築示範廁所。

桃米親水公園結合太陽能發電的綠建築示範廁所。

廁所的建材以鋼構及木構為主,讓建築體輕量化,而太陽能產生的光電則運用在廁所及步道等公共場所的夜間照明,還有環保化糞池的運轉。

此外,洗手間外也設置數據面板,顯示當下太陽能轉換的再生能源電力有多少,讓大家容易理解。希望藉由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增進居民對再生性能源的了解,也藉以推廣綠建築的觀念。

社區活力的積累

從社區營造出發的桃米生態村,一路行來受到各界的支持以及高度的期待;她示範著一種公共參與的模式,亦肩負農村轉型先鋒之責;她積極與國際潮流接軌,亦極力扎根於土地去實踐。

然而不論潮流如何變動,桃米生態村的自我提昇與深化,仍是面對衝擊與挑戰的唯一路徑。

濛濛天光中,田份仔生態池的水面漸漸明朗,不遠處的社區菜圃又開始人影晃動了。人與土地,與環境的關係,在這裡以最自然的方式交流激盪著,就在一個個勞動的身影中,社區的活力也隱然積累,讓桃米的腳步持續向前。


桃米舊稱挑米坑,地震後是台灣知名的青蛙村。透過「桃米水噹噹」活動的甄選,民宿主結合在地藝術家王六石,彩繪「青蛙挑米」的意象,傳達社區的轉型。

原文發表於《台灣生態社區的故事》專書/新故鄉文教基金會200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