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米坑的故事

麻竹筍曾是桃米居民賴以為生的經濟作物

桃米生態村位於埔里鎮西南方5公里處,面積18平方公里,人口約1千2百人,海拔介於420至850公尺間,氣候舒適宜人,是埔里往日月潭必經的美麗山村。

兩百年前,這裡還是一處隱沒在群山間的森林荒埔。在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約有40戶閩、客籍人士,開始聚居、開墾,沿桃米坑溪兩岸的寸寸山林,就在先民胼手胝足下漸漸化為良田。

早年隔壁的魚池鄉統櫃、新城等聚落,因地勢高、水源不足,稻作只能一收,當地居民常需翻山越嶺到埔里買米,而位居兩地中繼點的桃米,是挑夫們挑米歇腳的小山村,因而有「挑米坑仔」的稱號。

 

桃米幅員遼闊,培育出多樣的農特產品。麻竹筍曾是1960年代居民賴以為生的經濟作物,年產量高達數百萬噸。7、8月是麻竹筍的生產季,鮮筍可口甜美,加工品有筍乾、醬筍、脆筍、筍絲、筍角等,曾外銷日本。

桃米舊稱挑米坑

水資源豐沛的桃米,所生產的「美人腿」茭白筍品質很鮮美。此外,香氣十足的香菇,以及在貧瘠紅土旱地所種植的薑、蘿蔔、鳳梨、樹薯、香蕉等,都是深具特色的農產。

桃米人從瘠地取糧,一支草,一點露,堅韌地傳承一百多年。

桃米茭白筍品質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