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折中生成養分——中寮鄉龍眼林社區

撰文/何貞青

   一大早,中寮鄉龍眼林福利協會的公共廚房就開始忙碌了,媽媽們煮好餐,打包出一個個整齊的餐盒;門外噗噗發動著的機車早就蓄勢待發,要將熱騰騰的中餐,及時送到全鄉兩百多位老人家手上。

   不只老人送餐,包括清寒學童獎助學金、弱勢戶照顧、急難救助等,都是龍眼林福利協會的服務項目。

   「我們的土地問題決了,規劃內容也已確定,現在正積極募集建設基金,福利園區就快要成形了!」協會前理事長,也是現任執行長廖振益,面對協會前一大片廣闊的田園,信心十足地擘畫未來。

 

激盪在地潛能的社區學園

   龍眼林地區包含北中寮樟平溪流域七個村落:龍安、永和、永芳、龍岩、爽文、內城和清水,均為傳統的內山農村,清朝即有先民入山移墾,因當時遍佈龍眼樹,遂被稱為龍眼林。

   熟悉重建區狀況的人,大多聽聞過「龍眼林社區學園」。

   九二一災後不久,台中的果然文化工作室、東海大學建築系羅時瑋老師等專業團隊來到中寮鄉龍安村,共同思考能為這個樸實的村莊做些什麼。

震後再東海大學羅時瑋老師團隊、果然文化工作室協力下,「龍眼林社區學園」成立,創發出一種新的學習型態,為社區啟動社造思潮,也激盪出這片土地的光與熱。左圖為照相班,右圖為社區學員第五期結業典禮。(攝影/何貞青)

 

   「如果可以設立一個學習的平台,對災區是不是更好?……」

    二OOO年五月七日,「龍眼林社區學園」在龍安村成立,學區包括北中寮樟平溪流域七村,由果然文化工作室協助規劃,一種新的學習型態在此衍生。

   「我們對學習有一種期待,它可以形成一種謙卑的氣氛,當大家變成同學,用新的身份去相處,既有的年齡、性別甚至尊卑關係的藩籬會被打破,公共參與的空間也就出來了。」當時果然文化工作室的成員馮小非,從社區營造的角度思考,對社區學園有著許多期許。

   學園裡有電腦班,可以讓青壯人口多一項謀職技能,學習透過網路與外界接軌;  老人家來學可以找到和孫子的交集,減少隔代教養的溝通問題;藥草班、植物染等課程,讓鄉下面臨的產業振興、生計問題有了轉化的機會;照相班的成立,有著為重建過程留下記錄的使命……

    兩年多的時間,許多蛻變、成長的故事,不斷在這個學習平台上演。

   「學園最可貴的是凝聚在地人的情感,也是學習社造經驗的好場域。讓我們明白不該只管自己的生活,應該更關心地方、為家鄉做些事情了。」一位學員說出感想。

   龍眼林的社區營造,就在外來專業團隊及地方配合下,成為重建區深獲肯定的地區之一。

廖振益是龍眼林福利協會的靈魂人物,打造完善的社福版圖一直是他的夢想。(攝影/何貞青)

社會福利VS. 社區營造

    二OO一年七月,在當時的龍安村長廖振益號召下,三百多位鄉親及社區學園畢業的成員,共同催生橫跨中寮鄉十個村落的「中寮鄉龍眼林福利協會」,廖振益獲選為首屆理事長。

   「我們除了開辦社區學園,也希望兼顧社會福利工作,把村子裡的老人照顧好,讓年輕人無後顧之憂去工作。」廖振益理事長說出他的理念。

   他一方面協助社區學園運作,一方面慢慢架構專業的社福工作模式。加上陸續進行的青少年課輔、獎助學金發放、日托等工作,社福逐漸成為協會重要的工作項目;然而,這麼龐大的社會工作,無法僅靠政府經費支持,因此福利協會開始募款的想法,而這,也是協會與社區學園意見分歧的開始。

   馮小非以及陳卉怡等人,對於募款的社會責任、操作方式、社福工作的開創性等議題,一直希望有更深的討論之後再決定是否進行。但廖理事長等人迫於時間與經費的壓力,二OO二年底即在北部展開大規模的募款活動,也獲得迴響,讓協會的信心大增。

   經此一役,協會逐漸將重心放在在地的社會照顧,深感理念不同的果然文化工作室成員,於二OO二年底陸續淡出。從紛擾中走來的龍眼林福利協會,終於確立了社會照顧為主要發展目標,並持續努力至今。

 

串聯在地產業,打造老人天堂

   每當近午時分及傍晚時刻,北中寮的街道及山區,就可以看到龍眼林福利協會公共廚房的送餐員騎著機車到處穿梭。為了不讓老人家吃到冷飯冷菜,廚房規定每天親送午、晚兩餐;除了送餐,工作人員還肩負訪視的責任。

 

   「我們協會對老人家的照顧可說非常周道。」連任兩屆協會理事長、二OO五年七月才轉任執行長的廖振益,驕傲地說。

   走過與專業團隊的理念分歧,龍眼林福利協會在對外的合作關係雖然一度趨於保守,但也激起在地的自立決心,除了堅持原來的社福方案外,也肩負起協助地方產業轉型的工作,試著走出另一片天地。

   「這兩年在協會與公部門的規劃下,社區多了好幾個農場及景點,吸引很多外地人來走走看看呢!」下水堀農場主人陳秀富說。

   「社區要整體發展、協會要長久生存,還是得串聯地方產業,才有提昇的可能。」廖振益早有此體認,因此,協會結合公部門資源,建構出包括河濱步道、搥球場等公共景點及聚落植物園、特色農場等,期望為中寮打開休閒旅遊的路線。

二000年七月由公共廚房開展的老人送餐服務,每日送上熱騰騰的午餐及晚餐。(攝影/何貞青

   然而,面對重建區一片休閒旅遊風潮,若無法發揮在地的特色及魅力,恐有喪失競爭力的危機。因此社區近年積極進行以銀髮族為主要客源的「銀綠色村落活化計劃」。

   「我們這裡有完備的照顧系統,有可以讓老人家運動的搥球場,還有在地研發的養生餐,銀髮族來此休閒渡假再適合不過了。」廖振益構思著,如果再加上籌畫兩年多的福利園區,他相信可以絕對可以營造一個老人天堂。

   正在募款中的福利園區,預計會有老人廚房、休息室、兒童安親輔導班、醫療室、多功能教室等等。不僅是廖振益長久以來的夢想,亦是地方人士寄予厚望的園地。

   但當硬體將逐步成形的同時,諸如社福的永續性何在?前瞻性的做法是什麼?如何避免重複其他單位的模式、落入傳統窠臼?……種種問題,也正挑戰著在地的智慧。

「協會煮的菜好吃又營養,對我們這些老人真照顧。」獨居的阿嬤對送餐服務很滿意。(攝影/何貞青)
由九二一重建會協助建構的「數位機會中心」,延續著社區學習的火苗。 (攝影/何貞青)

學習的火苗未曾止息

   「龍眼林福利協會經過幾年的累積,已有基本的運作能力;社區經過沉澱再出發的過程也讓人肯定。」一位長期觀察重建區發展的學者說,「但是,人力資源的薄弱會是問題。如果沒有新血輪的加入,社區的發展恐將就此停滯。」

    現今,除了社福版圖,龍眼林還有沒有其他可能呢?……

   入夜後,位於協會內的「中寮鄉數位機會中心」裡,二十多位在地村民,正認真學習電腦。

   「這個時代了,如果連電腦都不懂,會跟不上潮流啦!」經營養峰場的古小姐說。「現在我會自己照相、會做版面了,以後就可以上網促銷啦!」

   經營冷凍食品的陳先生,也是被台北的外甥女取笑:「舅舅好笨哦,人家現在都進步到用網路賣東西了,你還開車到處推銷!」才跑來學的。

   從學員們對上課的專注與熱忱,會發現學習的能量與火苗,在這個社區並未止息,只是轉變為符合現狀的務實步調而已;說不定哪天隨著操作模式的轉化,又會重新竄起、延燒。

 

新的面向正待開展

   二OO五年五月,結合在地居民、文史工作者、學校老師及校長的「漳平溪文化藝術協會」成立了,這個以文化藝術為導向的團體,很多成員也同時是龍眼林福利協會的會員或幹部。

    藝術協會的發想,是台北退休來中寮定居的一對夫婦,在與當地居民討論社區未來時所提及的。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專注在做賺錢的產業,認為藝術沒什麼發展,可是透過新移民的眼光,在地的文化藝術不只珍貴,甚至也可以成為將來的新產業!」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清城農莊的主人吳基任說。

    這個團體,將藝術家、文史工作者導入了在地的社區工作,他們不牽涉到營運,而以帶動北中寮的文藝風氣為先,所以從教育著手,結合學校進行鄉土教學,培養孩童對當地的認知與情感,不定期舉辦講座、耆老訪談、收集老照片等等。

    如果仔細觀察,某些想像與運作模式,跟社區學園早先的理念是隱隱呼應的,雖然目前剛在萌芽,但一種不同於既有架構的新面向,似乎已為社區捎來新氣息。

有「北方才子」之稱的龍眼林居民李旭鏱,其創作以鄉野素材為主。
每年九月舉辦的龍眼季活動,除了慶豐收,也彰顯在地重建成果。(攝影/蔡淑捐)

向奉獻過的人致意

   曾經,我們看過一個社造的夢想在社區學園萌芽,不斷激盪社區的光與熱;現在,我們見到一個廣大的社福版圖已然開展,並嘗試在地化的經營。

   「地震後這六年,雖然經歷過波折,還是覺得生活很有意義!」廖振益充滿感懷,因為有那麼多的專家學者來過這裡、那麼多的朋友給予鼓勵,即便回顧那一段紛擾,「還是感謝所有來過龍眼林協助的團隊!」

   也許方向不同,或者理念各異,甚至造成衝擊,但每一種正向的努力,都值得肯定,並將成為這片土地的養分。

                      .本文節錄自《地動的花蕊》一書/新故鄉文教基金會2004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