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埔里蝴蝶王國緣起

撰文/廖嘉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1999年發生的921大地震,對我們來說,是最關鍵性的影響。

剛成立半年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震後隨即投入重建工作,從婆婆媽媽工作隊的環保掃街到婆婆媽媽之家的成立;育英國小、南光國小、水尾國小、宏仁國中四校的創造性校園重建;藍城社區、鐵山社區、桃米社區的重建,尤其是桃米轉化成生態社區的發展,成為災後重建深具指標意義的案例。

桃米的重建,是人與土地再認同的過程,過程中其實是將社會運動的訴求與精神內化在常民生活行為中,是一個融合價值與行為同時轉化的過程,是一個文化的轉型與新文化的形成。

桃米原本是埔里鎮最貧窮的地方之一,自地震以來,有一群人不只將生態保育的工作,落實在生活中,以青蛙為主力的生態旅遊,更帶動生態民宿、導覽解說與特色餐廳、文創商品的產業發展;另外,社區環境的生態化與美感也提升了;當然,最重要的是核心參與者的價值觀的改變,進而帶動一新的社群對社區營造深刻的體認和實踐,這中間力量挺住了桃米轉型的陣陣傷痛,也開啟了一個新的未來的可能。

921地震後,桃米從老舊沒落的社區轉型為生態村,居民還暱稱青蛙是老闆。〈攝影/顏新珠〉

這發展的過程有競爭的關係,但有更多的合作,與「互相牽成」的友誼,這友誼成為一種新文化,這種新文化鬆動了舊文化,讓一個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

有沒有可能將這樣的經驗放大?

自2010年10月起,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與南投縣大埔里地區觀光發展協會等民間組織,積極討論大埔里地區未來的發展願景,針對環境、產業、社會生活等面向提出發想,期望打造有特色的埔里小鎮。而與埔里關係密切的「蝴蝶」,得到高度認同,確認了 蝴蝶生態保育及生態產業的發展方向。

近3、40年來,隨著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劇變,加上地震、水患的侵襲,台灣的蝴蝶棲息地、種類、數量均受到很大的影響。2011年「新故鄉」以「再現埔里蝴蝶王國」―生態城鎮見學網絡的建構與推展計畫,入選為文建會〈2012年5月改為文化部〉社區營造亮點,在文化部、環保署、林務局等經費的支持下,結合埔里豐沛的民間力量共同推動蝴蝶生態資源的調查、賞蝶步道的規劃、蝴蝶棲地的營造、生態教育的推廣與解說培訓、大埔里地區蝴蝶資訊庫的建立、蝴蝶文化產業的研發等工作。

怎麼透過蝴蝶復育的過程去深思我們與這塊土地的連帶?如何透過市民的力量,並與公部門合作,共同營造適合萬物安身立命的生態城鎮?這其中有太多的功課。舉凡後續的水資源運用與管理、節能省碳、永續栽培、綠色消費、生態建築、環境美學、文化的保存、藝文展演的活絡、創意產業的發展等,這些都值得運用集體的智慧,創造出屬於埔里的獨特風格。

「再現埔里蝴蝶王國」是個起點,我們衷心期待一個埔里新社會行動的開展,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要有一群有自覺的市民的合作關係出現。歷經921地震的埔里,已走出地震創傷的陰霾,如何再為一個世代間值得努力的課題來共同努力,逼問著我們這中年的世代。

在跨域多元合作下,開啟再現埔里蝴蝶王國的新夢想。〈攝影/顏新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