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份圳社區生活圳道改善計畫

   內埔社區矗立於埔里盆地北方,居山容壯盛的關刀山下,旁臨眉溪兩岸以Kahabu族群人口為主的四庄(牛眠、大湳、蜈蚣、守城),屬埔里鎮牛眠里12鄰,居民以種植茭白筍、花卉為大宗。1996年元月,內埔更發現「關刀山石棺群遺址」,讓內埔的歷史厚度又更往前推展。

   清道光年間埔里守城份圳開鑿,主幹線、各分圳貫穿內埔100多公頃土地。在清末日治初期,有56戶從苗栗、竹東來的客家先民移居內埔,成為大地主陳石鍊家族的佃農。土地的富饒讓佃戶們爭相邀請家鄉的族親移墾內埔,一起從事農作,使得人口日增。其後雖著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實施,50年代初期的內埔,人口達百人,現今這個閩客混居的聚落,人口約3百多人,閩客約各佔一半。

   背山面水的內埔,深體捍衛好山林才能保障聚落的安全,住戶以庄名集體向林務局承租林地,劃為保安林,禁墾伐,除921大地震所造成的山崩地外,內埔聚落臨山的坡地目前仍維持蓊鬱,生態樣貌豐富,山豬、山羌、山羊、彌猴……等悠遊其間。

   內埔社區位處眉溪進入埔里盆地的首衝,同時也是國道6號埔霧快速公路的終點,內埔將成為連接台14公路進入霧社、廬山、清境等熱門觀光地區的門戶。正因身處關鍵時刻與關鍵位置,內埔居民也積極凝聚共識,以因應地貌與時勢的變遷。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邀請東海大學建築系羅時瑋(中)教授協助內埔的生活圳道的改善規劃。

   20049月,在內埔社區居民邀請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進入社區發現,內埔人口雖少,但內部凝聚力、動員力強,仍維持農業時代互助相挺的精神。921震災後,社區歷經多次風災、土石流侵襲,不管是災後道路搶通、水路的搶修,都在居民自主互助下完成。「新故鄉」從居民生活脈絡著手,經調查發現,內埔社區錯落著大大小小的灌溉溝渠,包括聚落中央的開放排水道以及約略與眉溪平行的守城份圳,都與在地的

生活、產業息息相關。在守城份圳灌溉圳道尚未水泥化前,村中長輩陳述圳道生態樣貌豐碩,石賓、苦花、虎魚、鯽魚、鴨母螺、蝦、蟹、鱸鰻……不勝枚舉,入夜螢火蟲款款飛翔,青蛙高聲吟唱。

   在與居民充分討論後,決定以水圳意象為主軸,作為社區內部活化的起點,並由「新故鄉」向文建會提出「守城份圳社區生活圳道改善計劃」,從聚落中心、居民喜愛休憩談天的六角亭週遭主、分圳道的環境改造開始。

   過程中,南投農田水利會協助水利地的使用問題、東海大學建築系羅時瑋教授協助設計、社區居民則以雇工購料的形式參與工程。

   從20049月開始討論、協調到施作,原本小圳旁凌亂的水泥護欄,在社區老師傅的帶領下,以舊有砌石工法重現既美觀又生態的砌石花台,居民並種樹植花。

   原本鐵皮搭設堆滿雜物的簡易棚架,變成了社區觀水、聽水的木構涼亭,地面及基柱上有居民創作的拼貼鑲嵌。原本簡陋的臨時廁所,變成了深具特色的化妝室,而六角亭下凌亂的圳道兩側變成了美麗的砌石空間並植滿花草,一個小小空間的改造,凝聚了內埔的注目焦點。 

守城份圳道側邊從水管雜陳凌亂的角落(左),在內埔工班的施作下變成既生態又美觀的砌石圍籬(右)。

   2005312日一早,冷冽的寒風循著眉溪河口直衝而下,陰霾的天際擋不住獅陣的吆喝及鑼鼓聲。這一天內埔社區全庄都動了起來,居民懷著喜悅的心、禮敬的情,迎接守城份圳生活圳道的改善完工典禮。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水圳涼亭的完工,但是它的意義很深,過程裡大家發揮創意跟社區參與的精神,這是台灣一個很有意義的案例。」主辦單位的文建會主委陳其南肯定地說。

   涼亭裡以內埔居民冬季烤火圍爐的習慣,建造一座石頭灶,希望延續在地的生活文化,活絡社區情感,陳主委、立委湯火聖、水利會洪國浩會長、馬文君鎮長等人與社區居民,共同點燃爐火,讓象徵社造的火把以及愛故鄉的心能薪火相傳。

   經過綠美化後社區煥然一新,居民也發動募捐,自行設計加裝路燈,入夜後的內埔,在水圳聲與柔和的燈光中,散發靜謐迷人的魅力。

原本凌亂的鐵皮棚子(左),改造後成了可觀水、可聽水的木構涼亭(右)。

   「我們的社區好像不一樣了,變得更美了!」、「這一個點做起來,大家就會有信心,日後社區工作的推動也會更加順暢!」、「前頭的農具間,如果運用豐沛的水力把它改成磨坊,再請老人家來做古早的水車、水碓!」……這段歷程讓社區居民對未來充滿期許。

   經過這一段歷程,內埔社區對未來也有更多的想像,除了持續改善現有的社區空間,以因應日後發展旅遊的可能性外,目前更積極爭取內埔橋的改建。200657日,由內埔產業觀光發展協會主辦,東海大學建築系及「新故鄉」協辦的「內埔前進」活動中,特別舉辦了新橋形式的票選,並將結果與居民意見報呈相關主管機關參考,希望隨著埔霧快速公道的完工,社區也能展現自我的風格,讓內埔橋成為埔里、甚至是南投的新地標。

   內埔,下一波的躍動,值得期待。

「內埔前進」活動中,特別舉辦了新橋形式的票選活動,期許未來能有座美麗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