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仁國小一個小學生,在他的作文「我的故鄉」中,觸及了阿媽揀不到珠螺、家裡的菜園被海浪沖走的情形,引起學校教務主任彭增龍的關切,除了帶學生到社區海邊做實地觀察和紀錄,也進一步促發了社區居民的行動。
盧明智對家鄉和大海的一份情,和社區居民共鳴成了對家鄉未來的共同願景;自兩年前起,他們希望從恢復古老的石滬、讓洲子灣的沙留下來、重建興仁社區沿岸的海洋生態開始,能夠逐漸恢復社區的生態、生機和經濟,逐漸擴大成為北海岸生態保育的示範點,讓北海岸各鄉鎮和村里的生態復育開始萌芽。
攜手保護家鄉的環境
「到我這年紀會開始想,我到底可以留下什麼給下一代,可以留下什麼給台灣。」年近五十的盧明智,選擇要讓下一代能重新體會他曾體會過的海洋生態之美,這是他要留給下一代的禮物。
「我的孩子這一代肯定是全球化的一代,是會到全世界遊走的世界公民,希望到那時,家鄉的土地和海洋中,還有一些值得他們回來的。」盧明智語重心長說。
要做事,就不能沒有夥伴。
興仁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鄭鵬舉和柯麗卿都是盧明智的小學同學,其他幼年時的玩伴們也都成了肩並肩的戰友,將近二、三十人的核心團隊,構成了堅實的義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