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計畫共分為三大主軸,包含有「心旅行綠工藝」的工藝課程開辦、「竹蝶物語」竹編地景藝術製作及「花開蝶來」文創商品的設計與研發。
「竹蝶物語」竹編地景藝術,邀請知名的竹編藝術家蘇素任和徐暋盛共同參與。當中高懸在紙教堂內的「希望之翼」,是由2022年獲得南投縣政府認定的竹編工藝保存者蘇素任所創作。
蘇素任以台灣常見的桂竹為素材,蝴蝶為發想,以四片大型竹編作為蝴蝶展翅造型,旁邊加上線燈,竹編翅膀中再結合竹球燈,運用竹溫潤的雅性及工藝性,與紙空間作一次療癒的對話轉譯,蘇素任期盼藉由作品再次重燃疫後人民對未來來的希望,療癒受創的身心靈!
而埔里出身長大的徐暋盛,在埔里蝴蝶工藝品鼎盛時期,也曾加入捕蝶的行列,他所創作的地景藝術「蝴蝶」,以戶外竹屋區為基地,以具象的蝴蝶為製作主體,黃黑相襯的大型蝴蝶作品棲息於竹拱門上,下方草皮區是紫斑蝶活躍飛舞的區域,蝶舞季節兩者互相輝映讓「夢蝶亭」、「蝶夢亭」更添景致。
本次計畫並開設漆藝、竹編兩種工藝課程,當中「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生活文創漆工藝核心班,邀請漆工藝師張賽青授課,10位學員以桃米生態村豐富的蝴蝶、蜻蛉、青蛙等在地元素為主題,應用大埔里地區的紙、竹、木等特色材料作,開發具實用性漆藝穿戴飾品,並結合埔里「蝴蝶餐」創意料理的推動,進行漆藝食器的研發,藉以追求「色香味形與器」之發展,以彰顯在地獨特的飲食主張與美學魅力。此外,並研發「轉來漆陀」等多款的DIY材料包,以導入桃米綠色旅遊體驗行程。